• 整車產品
    • T 動力
    • 解決方案
    科技創新

    全產業鏈體系

    中車電動依托中國中車強大的科技實力,打造了新能源汽車從IGBT元器件到驅動電機、電池管理系統等關鍵零部件以及動力系統平臺和整車

    • 關鍵元部件

    • 系統部件

    • BMS

    • 整車平臺

    • 大數據運營管理平臺

    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丁榮軍先生領銜的近500名專門從事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研究的專業研發團隊的共同努力下 , 我們建立了完備的技術研發體系以及研發平臺,擁有行業領先的研發實力

    • 1350電動汽車相關授權發明專利
    • 30主持和參與制定國家及相關標準項數
    • 7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勵獎項

    丁榮軍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電動汽車"百人會"學士委員會專家

    郭淑英專家

    行業資深專家

    電動汽車"百人會"專家

    高鐵級研發平臺

    網聯化

    2018年全新一代車聯系統云智通升級,通過云聯、云算、云智,理解用戶需求,主動提供服務,串聯人、車、服務三張網,賦車輛以智慧,為終端用戶提供生態場景服務,推動交通工具向生活空間的轉變。

    云智通管理平臺系統
    與各平臺間的連接過程

    智能化

    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創新驅動出行智能化,并最終會形成以無人駕駛為主導的新一代的出行方式。通過人車路的高度協同,對公交運營公司來講,可以節省大量人員成本、有效避免司機因疲勞駕駛或操作不當引發的交通事故,提升安全性和出行效率。

    中車電動主要是通過整合雷達報警,激光定位器精準測距,全新定位系統識別路況,紅外照相機拓寬夜間視野,車輪編碼器自動調節汽車行駛速度,立體圖像呈現等核心技術來實現無人駕駛技術。2017年8月中車全球首發第三代12米純電動智能駕駛客車。

    智能駕駛功能

    智能駕駛規劃

    • 2018-2019年

      著重提升智能控制技術,整合電控、自動駕駛、車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實現道路輔助駕駛和封閉區域的自動駕駛應用。 研發車內自動駕駛關鍵技術(感知、決策、交互、系統集成) ,掌握輔助駕駛能力,實現部分自動駕駛子技術產品化應用( LDW 、 FCW 、AEB等)。

    • 2020-2025年

      融合自主感知和互聯感知技術,依托云平臺,實現半封閉道路,復雜工況的自動駕駛。

    • 2025年+

      重點突破V2X協同控制,具備高度/完全自主駕駛的技術能力,實現開放道路的自動駕駛。

    電動化

    堅定純電驅動路線,主要以增程插電式技術、純電動技術、燃料電池技術為主。據相關研究數據表明,1輛12米純電動公交年運行7萬公里,每年能夠減少1000kg的霧霾量。

    • 70000km

      12米純電動每年運行

    • 1000kg

      每年減少霧霾量

    輕量化

    通過優化車身結構設計、使用輕量化材料、研發輕量化材料的成型技術,實現節能減排,提升車輛使用效率和行車安全。

    • 輕量化材料

    • 節能減排

    云聯

    以智能終端、RFID標識卡、V2X設備、環境傳感器為硬件基礎,云計算實時處理和大數據分析挖掘為軟件技術支撐,結合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技術,打造一個萬物互聯、數據共享、決策驅動的智慧公交運營平臺,推動交通管理向數據化、智能化、自動化轉變,實現人車路的高度協同。

    云算

    聚合大數據采集、分析、應用三大平臺,整合“人”、“車”、“線” 的智能運營管理,可提供實時的安全管理、車況分析、駕駛行為分析、故障預警與遠程診斷、應急救援助理、維保等服務。

    云智

    聚焦城市交通運營場景,云智通以GIS電子地圖、GPS/北斗衛星定位、GPRS/CDMA移動通訊、機器視覺識別等技術為基礎,通過實時采集智慧公交運營車輛的位置和狀態及客流量等信息,結合公交企業車輛運營計劃的自動編排與執行、將實現車輛運行狀態的實時可視監控和運營線路車輛的實時自動調度指揮,自動為公交企業提供科學合理的車輛調度、線路規劃方案。

    91亚洲精品捡尸_亚洲无码18岁禁入_国产视频欧美视频激情小说_国产免费不卡大片AAA